生物的優(yōu)良機制在傳感器領域也發(fā)揮了威力。比如可對一個分子做出反應的超高敏度傳感器,以及對特定氣味做出反應的昆蟲傳感器。靈敏度絲毫不輸人類的觸覺傳感器也進入了開發(fā)“射程”。
借助生物的力量,可制造憑借現有電子部件和半導體技術難以實現的超高敏度傳感器。其中,生物的力量有望極大發(fā)揮作用的是氣味傳感器。雖然也有研究在想通過半導體傳感器來實現,但存在很多課題,比如對氣味的選擇性低、檢測用時較長,等等。
還有像機場的緝毒犬那樣用犬代替?zhèn)鞲衅鞯姆椒,但同樣存在很多問題,比如訓練緝毒犬需要時間和金錢、無法長時間集中精力、難以進入有生命危險的場所等。
但如果能將生物的嗅覺機制應用于工學,就有可能突破這些壁壘。著眼于這一點開發(fā)高敏度傳感器的,是東京大學生產技術研究所教授竹內昌治領導的研發(fā)小組。該研發(fā)小組的目標是實現只要用一個分子即可檢測的傳感器。
具體來說就是利用細胞具備的“膜蛋白質”。膜蛋白質可作為用一個分子即可檢測出特定物質的傳感器使用。
細胞被稱為“脂質雙分子層”的雙層脂質分子膜包覆。多種膜蛋白質貫穿這種分子膜。特定的分子附著在膜蛋白質上后,膜蛋白質就會變形,脂質雙分子層上出現小孔。根據膜蛋白質種類的不同,發(fā)生反應的分子種類也不同。
脂質雙分子層上開孔時,膜的正反面如果有電位差,就會流過大量的離子。通過檢測離子的流動來發(fā)揮傳感器的作用。只要有一個分子附著在膜蛋白質上,1秒鐘就會有大約107個離子移動,因此能以高敏度進行傳感。
將膜蛋白質用作傳感器時,重要的是作為基礎的脂質雙分子層。但此前脂質雙分子層比較難形成,“一般由熟練的研究人員通過手工作業(yè)等制作,以往的方法不適合大批量生產”(東京大學的竹內)。
因此,竹內等人開發(fā)出了可輕松制造脂質雙分子層的方法。在分散有脂質的油中滴入少量的水滴,即可根據脂質的自組織,形成以單層脂質膜包覆的水。利用通過MEMS技術制造的“微流體裝置”,使兩個由單層脂質膜包覆的水滴接觸,接觸部分就會形成雙分子層。這種制造方法稱為“Droplet Contact Methods(DCM)”。通過DCM制造雙分子層的裝置已經與神奈川科學技術研究院(KAST)完成共同開發(fā)。
試制可卡因傳感器
在利用DCM制作的脂質雙分子層中嵌入與想檢測的物質的分子發(fā)生反應的膜蛋白質,作為傳感器使用。也就是說,制作僅針對特定物質發(fā)生反應的人工細胞。
竹內等人在利用DCM制作的脂質雙分子層中埋入“α-溶血素”膜蛋白質,試制了針對可卡因發(fā)生反應的傳感器。
α-溶血素是有直徑約1.5nm的孔的筒狀物質,會通過脂質雙分子層的正反面。在此之上組合了只與可卡因分子結合的“DNA核酸適體”。
DNA核酸適體能以單鏈穿過α-溶血素的孔。但與可卡因分子結合的話,形狀會發(fā)生變化,就無法再穿過孔了。通過檢測DNA核酸適體與可卡因分子結合后被孔卡住時產生的電流來檢測可卡因。能夠檢測到溶解在1L液體中的0.3mg的可卡因。檢測時間只有25秒。
可卡因傳感器利用的這種檢測法通過改變DNA核酸適體的種類,還能高敏度檢測其他物質。估計將來可用于環(huán)境傳感器,用來檢測食品的氣味以調查新鮮度、農藥量和產地,或者檢測水中和大氣中的有害物質。還打算用于根據口臭和體臭診斷疾病的傳感器。
注1)竹內等人開發(fā)的人工細胞除傳感器用途外,還可用于新藥領域。因為,藥物是否經由膜蛋白質進入了細胞內決定著藥效。